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峡要闻

西峡县党政考察团赴陕西 湖北考察学习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来源:西峡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5-05-08

为深入学习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7日,县委书记马俊率西峡县党政考察团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就农文旅和农业特色产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县领导葛建峰、王华树、庞远、黄为民、李松、田中超及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活动。

在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考察团实地调研学习其“生态+文旅”的乡村振兴模式。朱家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发展乡村旅游,截至2024年,朱家湾村已发展农家乐216家、民宿56家,年均吸引游客15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0亿元,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多元参与”的民宿发展和生态价值转换新路径。考察中马俊指出,朱家湾村的发展经验证明,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可以并行不悖。西峡要借鉴“村民+企业”的合作模式,依托老界岭、恐龙遗迹园等景区,鼓励农民流转房屋和土地等闲置资产入股集体经济参与民宿开发经营,推动民宿集群化、文旅品牌化。

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团深入了解该村“小木耳大产业”发展历程。金米村以创新实践破解发展难题,通过锻造“党建引领聚合力、户主集智汇民声、产业赋能强引擎”三把“金钥匙”,走出了一条特色振兴之路。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万余元、同比增长8.73%,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马俊强调,金米村用“党建强村+产业兴村”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小木耳做成富民大产业,这正是西峡食用菌产业升级的标杆。我们要学习金米村在产业发展上的精准定位、科技创新和品牌营销理念,推动西峡特色农业提质升级,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湖北省郧阳区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团调研了食用菌集中制棒、深加工技术及联农带农模式。该企业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模式,带动1.5万余名群众户均增收3万余元。马俊指出,昌欣模式的核心是科技赋能和联农机制。西峡要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数字化改造,建设区域性菌种研发中心,同时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让产业红利惠及群众。

在郧阳区香菇扶贫园,考察团深入考察“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园区通过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带动2300余户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马俊指出,郧阳区将小香菇融入大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样本。西峡要立足“中国香菇之乡”优势,推动产业从“扶贫”向“富民”升级,从“一产独大”向“三产融合”跨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马俊强调,此次考察学习活动,为西峡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级各部门要跳出西峡看西峡,将陕鄂两地的创新理念转化为推动西峡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实干实绩交出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郧阳区委书记、区长梅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党永生,柞水县委副书记魏巍陪同考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