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峡要闻

河南西峡农商银行“信贷+”链动乡村振兴新质金融力

来源:西峡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11-20

乡村振兴是一场农信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河南西峡农商银行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立足“果、药、菌、游”特色产业,依托资源变资产、就业变创业、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的“四变”模式,链动“信贷+”乡村振兴新质金融力,探索出一条“产业支撑、创新创业、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多赢之路。

资源变资产,链动“特色产业+就业+信贷”新质金融力。西峡农商银行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将产业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的“果、药、菌”,作为“产业支撑、就地就业”的主渠道,通过“果贷通”“菌贷通”“药贷通”产业链“快贷”产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在行的支持下,当地在丹水、丁河、西坪312国道沿线建立了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在米坪、二郎坪、太平镇建立了22万亩山茱萸中药材基地,在双龙、军马河、桑坪、寨根等7个乡镇建立了1.5亿袋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信贷”模式,实现了订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通过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地就业致富。

就业变创业,链动“电商+产业孵化+信贷”新质金融力。西峡农商银行抓住当地生产的“果、药、菌”产品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和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依托双龙香菇市场、丹水果品市场、西坪中药材市场等100个“淘宝村”;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双创+信贷”模式,助推创业孵化。同时,行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创业就业,“贷”动全县2000多户脱贫户致富。尤其是行支持西峡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落地发展,使当地“果、药、菌”产业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使全县电子商务线下“货畅其流”能力进一步提升。

资金变股金,链动“合作社+农户+信贷”新质金融力。西峡农商银行每年拿出增量资金的30%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并依托“致富能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入股入社;同时,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等“五权”纳入抵押担保范畴,盘活农村信用资源。这些措施催生出125家家庭农场、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多个行业,成为引领群众就地创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变工人,链动“美丽乡村+生态旅游+信贷”新质金融力。西峡农商银行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信贷服务体系,延伸产业支持链条,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支持发展农家乐,推动游客进农家,构筑“山、水、农、园”乡村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对民俗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等,实行保护性建设开发,将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拉动了2500多农户直接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和利用,使农民真正转变成农业产业工人,在促进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共同致富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