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西峡县城管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西峡县城市管理局 时间:2025-03-26

   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县法治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我单位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坚持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年度述法工作常态化。二是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局党组中心组安排6次专题学习,领导干部集体学法10次,深入推进法治化领导班子建设。三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推动落实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及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涉法问题;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班子会议固定议题,全年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四次。四是一把手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亲自布局谋划、重点环节亲自组织落实、重点项目亲自过问。在全局形成法治建设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精准施策、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业务学习培训指导,法治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制定年度学法考法制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学法、行政执法及案件办理实务培训会、案件文书制作等培训,以测验常态化提升全局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二是依据《西峡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组织业务骨干到西坪镇、回车镇、五里桥镇、白羽街道、莲花街道、紫金街道等综合执法队,开展执法专项法治培训、帮扶、业务指导100余人次,培训400余人次。

  (二)健全文明规范执法机制,队伍规范执法有力改善。

   1、执法行为规范化。深入落实《河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全面实施“721”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以服务为主,用劝导、教育的方式去解决,做到规范着装、举止规范文明。

   2、执法办案规范化。清理调整现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责,优化权力运行流程,依法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健全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性审核等制度,确保行政处罚依据正确、程序合法、裁量适当、文书规范。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9件,一般程序案件27件全部通过法制审核、简易程序案件32件,处罚案件无行政复议及诉讼。

   3、人员管理规范化。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脱离执法岗位,不得继续持证。因脱离执法岗位注销执法证件3个,退休、工作调整等注销执法证件4个,新办证人员6个。

   4、执法监督常态化。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专项检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核、行政执法文书档案查评制度。全年接受市局执法专项检查、监督2次、文书查评2次名次均在前列;县法治政府建设考评1次、执法监督2次、评卷2次;自行组织评卷3次、执法监督1次、检查指导乡镇1次,有效落实监督机制。

  (三)执法流程坚持依法依规,行政执法风险得到防控。

   一是明确界定城市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的权限、范围和量化标准,实行重大决策目录管理制度。二是落实公众参与机制,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为我局重大行政事项决策、合同审查、行政复议诉讼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四是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政策解读、通知通告、行政执法事项等信息。累计在西峡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示37件。五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过程、行政处罚、归档管理等进行全程记录。六是参与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中讨论5次,形成集体讨论笔录,为依法准确办案提供重要支撑。

  (四)重视城市管理立法立规,依法行政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领域制度建设,出台《西峡县城管局瓜果季便民临时摊点管理规定》,参与市局拟定新法、裁量标准等修改、提出修改意见等8次。二是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24年我局未出现被清理文件。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三统一”管理,把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关。

  (五)坚持依法落实改革工作,行政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依托“一网通办”受理平台,持续简化流程提高政务办事效率。大型户外广告审批管理、建筑垃圾审批管理正逐步纳入。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执法管理重心下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立足我县所需所能和基层迫切需要梳理下事权,配合下放镇(街)实施综合执法38项(街道34项)。三是以包容审慎为原则,探索建立市场主体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予处罚制度,初步梳理建立免予行政处罚行为清单23项。

  (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法治宣传得到切实加强。

   一是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日常管理进行入户宣传、解答释疑。二是利用“西峡城管在线”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共发布推文682篇,受众10万余。三是深入首批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禄康源超市等企业,发放《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清单》,积极构建事前提醒、事中指导、事后回访的执法模式。四是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商铺、进工地”的“五进”宣传活动,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七)合力回应处理群众诉求,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一是建立行政复议"三同步"工作机制(受理、审理、调解同步推进),全年行政复议维持率100%;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出庭率达100%,行政诉讼胜诉率100%,实现"零败诉"目标。二是畅通诉求渠道,高效处理各种城市管理信访投诉工作。共办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384件,信访件24件,行政机关效能投诉6件,接受群众来信来访16件,结案率100%。智慧城管中心采集上报城市管理案件55401件,已处置55001件,处置率99.28%。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原因和问题整改情况。

   全年开展执法专项检查、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等9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8项,有效地落实了监督整改机制。对标法治建设要求,仍存在三方面的短板弱项:

   (一)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部分执法人员对城市管理新发展理念学习不深不透,对形势认识不足,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效果不明显,未能形成管用的长效机制,工作比较被动。

   (二)行政执法规范程度不够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问题,执法人员程序意识不强、调查取证不够规范,对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要求履行相应的程序。

   (三)执法队伍法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共200余人,其中具有执法资格的只有142人,年轻且具有大学文化的人员较少,法治素质已难以满足目前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初步安排。

   (一)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行政复议渠道;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纠错问责机制,杜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照《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加强纪律约束,提升执法形象。

   (三)推进智慧赋能。以智慧平台为依托,全面采集上报科学快速并闭环处置,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治”支撑。

   (四)强化法治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内普及城市管理工作的相关条例、法规,引导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共治共赢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