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惠农信息 > 其他

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峡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西峡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08-09


                              西峡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西峡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直相关单位,机关相关股室: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豫财农水〔2023〕100号)、《南阳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宛农通〔2024〕3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西峡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农技推广服务专家组名单

2.西峡农业专家库名单

2024年8月2日

西峡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024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给予支持。依据《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豫财农水〔2023〕100号)和宛农通〔2024〕33号《南阳市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知要求,为指导我县落实好人员培训、集成示范、指导服务等项目任务,充分发挥项目强队伍、推技术、带小农的基础支撑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满足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需求,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部署,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要求,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探索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半公益、经营性组织协同服务机制,加快推进信息化手段普及应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

(一)聚焦重点,服务大局。围绕科技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提单产提升行动,菌果药特色产业,以乡镇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主体为单元,筛选推广适宜品种,形成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落实大豆玉米、菌、果、药等推广技术提单产技术要求,强化品种和技术供给,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聚焦主业,明确导向。围绕技术集成示范、指导服务、宣传教育、防灾减灾等职责,打造精干县域农技推广团队,多方协同做好技术服务,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以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为导向,完善技术推广服务配套设施设备,加大力度培育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促进基层农技人员更好履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壮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力量,鼓励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全流程、高质量农业科技服务。

(三)聚焦实绩,强化管理。以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农技推广服务实效、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为核心内容,注重项目任务组织落实质量与助力产业发展成效,通过集中交流学习、实地核查、交叉评估等方式开展全过程全覆盖绩效评价,确保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更具客观公正性、更体现财政绩效目标围绕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落细落实农技推广举措,多方式全过程开展绩效评价,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实效。

三、年度目标

全县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支撑服务“三农”中心工作作用持续增强,人员队伍保持稳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等公益性功能不断增强,在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菌、果、药特色产业发展、生猪稳产保供、农药残留治理、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突出。推介一批主导品种,推广16项(次)以上的先进适用主推技术,在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4场(次)以上的技术示范展示活动,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对全县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培训,培育10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县域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育80个以上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

四、重点任务

(一)科技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作用,贯通农业科研、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开展科技支撑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分区域集成组装综合技术方案。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在粮食生产及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开展综合技术方案的示范展示,大幅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支撑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推进优良品种、配套技术、管理措施集成应用,推广高效轻简化的生产模式。

(二)持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素质。一是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制度机制。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农技推广人才培训规划,创设线上培训“云学”平台,构建省级示范培训、市县实地培训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培训模式,灵活运用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例讲解、论坛交流等培训方式,优化创新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二是实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县域农技推广服务团队能力提升,实施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我县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分产业、分层次、分主体开展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不低于84名,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3天。(全年遴选不少于9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省级脱产业务培训;组织不少于25名农技指导员参加市级培训;聘请专家对农技员进行县级培训,培训农技员不少于50名)。围绕“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和畜牧养殖产业,建立由高级农艺师、畜牧兽医师组成的县级农技服务专家组8个,每个主导产业设1名首席专家,实行技术服务首席专家负责制。同时,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手机APP等信息平台,组织农技人员加强学习,支持农技人员参加学历提升教育。

(三)多措并举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计划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培养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围绕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菌果药)发展需求,优化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方案,科学编制招募计划、规范招募程序、完善管理办法,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将“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三支一扶”计划中涉农毕业生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逐步吸纳为农技推广服务重要力量。

(四)深入开展县域农技推广服务行动。围绕保障粮食和菌果药特色作物稳定安全供给,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支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按照省、市推进农业“四优四化”工作要求、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结合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技术需求,推广制定年度农业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方案(通知),遴选推介年度农业主推技术20项,分类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形成技术操作规范,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进行展示推广,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强化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健全技术服务协作机制,推广河南省小麦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南阳市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河南省玉米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猕猴桃产业绿色发展“3+”模式、西峡县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香菇集约化制棒标准化出菇技术等不少于5项符合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

结合遴选推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由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组成的县域农技推广服务团队8个,健全“专家定点联系到村、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推广责任机制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机制,实行技术服务首席专家负责制,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和“农业科技帮扶活动”,按照农技指导员选聘办法和程序,在全县276名农技员中选聘180名农技指导员,明确农技指导员岗位职责和年度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农技指导员包村联户制,在农时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每名农技指导员指导服务1-3个左右行政村,至少联系2—3个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或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实现农技服务覆盖全部农业行政村。强化对农技指导员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做好农业防灾救灾减灾技术指导服务,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一)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依托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和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三大特色主导产业,辐射带动粮油、畜牧、水产等,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二是结合“西峡县百名农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行动”,组建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和巡回服务专家小组,建立农技人员下乡包村技术服务队伍,落实农技人员分包联系村制度,组织农技人员对乡村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需要,确保农技指导服务及时到位,切实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和农户生产经营的技术难题。

(二)推进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围绕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拓展公共服务职能,细化农技推广服务目标任务,促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有效履职,发挥在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支持引导市场化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强化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服务。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机制创新为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管理规范化,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高效规范运行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三)完善农技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强化服务业绩考评激励,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完善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机制,推动收入分配与绩效评价结果紧密挂钩,对长期扎根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在职称评聘、成果申报、评先评优、绩效激励等方面予以倾斜。

(四)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1.优化县域农业科技服务。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70%。全县8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联系农业科技示范主体98个(其中种植业79个,畜牧业17个、水产2个),对每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上门指导服务次数不少于5次,农技人员全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不少于30个工作日。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粮食、蜂业、水产养殖6个产业,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筛选发布20项主推技术,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2.深化农技推广模式研究。持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条件和能力建设力度,强化对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技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技人员选聘、推广人员责任、农技推广考评、农技人员培训、多元化推广等一系列制度,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总结推广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融合发展典型。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突出应用导向,着眼服务效能提升,做好调查研究。围绕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高站位、宽视野、多路径总结研究农技推广主体作用发挥、农技推广平台载体建设、农技推广制度机制创设等方面经验得失,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技服务模式,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五)加强先进技术试验示范落地应用。制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遴选办法,签订示范基地协议,明确年度技术示范和服务任务、年度考核项目,统一树立规范标识,提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设施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做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全覆盖试验示范,增强展示辐射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素质,精准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打造一批农民技术员,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展示应用。

一是高标遴选塑造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能力。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要求,通过遴选,建设4个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种植业2个、畜牧1个、水产1个),西峡县佳禾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西峡县合众思拓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峡县阿萨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理想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基地与市级以上农业科研院校长期、紧密对接,依托基地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将基地打造为成果检验的平台、技术展示的窗口、推广辐射的源头。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申报工作。

二是精准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增强农业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粮经作物、畜牧水产业,遴选培育具有一定种植(养)规模、文化程度较高、科学种植(养)意识和能力强、生产经营效益显著、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乐于助人、群众公认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科技示范主体,进行重点培育。按照每个区域站对接服务不少于10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要求,在全县遴选西峡县龙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健羊牧业有限公司田营养殖场、西峡县泽荣家庭农场、西峡县丹龙源烟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峡县豫盛源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向日葵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峡县润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西峡县天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太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峡县孙氏菌业专业合作社、西峡县东鱼库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峡县铭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峡县盛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峡县双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南阳铭浩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98个作为2024年科技试验示范主体。区域站组织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段和关键环节,对示范主体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把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种植技术、防灾减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授给示范主体,把农业生产投入品供给和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发送到示范主体,提高示范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对周边农户、特别是小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示范,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提升其科学种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其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

(六)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校、科技服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半公益、经营性机构相互协同的农技服务体系。依托基层农技服务站点,推动县级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下沉,针对重点乡镇,分产业创设区域性服务机制,将县乡农技员和农民技术员连点成线。引导和支持科技服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

(七)提高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

1.全力推进线上推广服务。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菌果药产业发展重要农时和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重点任务,引导示范主体、农技人员、农技专家等使用“中国农技推广”、手机APP等信息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培训与指导服务,加大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运用,引导农技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优化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全县农技人员普遍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超过80%。

2.强化平台应用与管理。继续将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作为项目推进实施、绩效管理、经费安排的重要支撑,加强工作动态、文件材料、能力提升、主推技术、主体培育和示范基地等内容的数据填报和更新工作,做好项目推进实施与绩效管理。加强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提高平台认知度和使用率。

五、资金使用安排

2024年,全县农技推广项目资金104万元,具体用于:

(一)农技人员推广服务助31.2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30%)。主要用于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产生的交通费、误餐费、通讯(流量)费等;聘请技术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所产生的劳务费、交通费等。服务补助根据农技人员下乡天数及工作任务量,参照有关差旅费补助标准执行。

(二)农业科技示范展示服务补助36.4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35%)。

主要用于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所需的物资投入以及培训观摩活动所需费用。

(三)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补助29.12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的28%)。

主要用于各层级农技人员线上线下培训,包括教师授课费、教材费、场地费、食宿费、交通费等。

(四)信息化服务建设补助2.08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2%)。

主要用于科研教学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各层级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情信息咨询、技术科普、培训视频制作等信息化农技服务活动所需的费用。

(五)其他补助5.2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5%)

主要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宣传报道、绩效考评等相关费用。

六、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西峡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西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等工作。同时成立项目实施专家组,并具体负责全县各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及培训指导、技术咨询等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粮油作物稳产增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绩效管理。一是完善县级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全程实施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信息化绩效管理力度。二是加强过程绩效管理。通过考评、抽查、实地核查等方式,实现2024年农技推广项目绩效管理全过程覆盖,提升项目实施成效,强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加大考评结果应用力度。建立以结果实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局属各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感。

(三)加强项目规范。建立健全农技人员选聘、推广人员责任、农技推广考评、农技人员培训、多元化推广五项制度,落实农技服务岗位责任制、工作任务公开制和三方考评制。规范制作基层农技人员胸牌和手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标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网络图,各项工作制度上墙。强化对技术指导员、试验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和农技区域站运行管理的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工作补助、绩效奖励和物化补助挂钩;组织开展农技推广区域站星级创建活动和优秀农技指导员评选活动,对优秀农技人员进行表彰。建立农技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包村联户开展服务、科技示范基地观摩展示活动档案。明确县级信息管理员,切实做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农技推广APP的数据信息填报工作。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设立项目专账,严格支出程序、完善支出手续,建立备查账。项目补助资金使用实行县级报账制,资金使用方向和支出范围严格按照省级要求和本方案进行,杜绝乱支、挪用、浪费等违纪行为,自觉接受相关单位的检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加强总结宣传。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成效、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服务对象满意度、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实效为主重点,对项目实施中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普法宣传等活动,发掘宣传一批在稳产保供、应急救灾中涌现的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长图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按照要求做好“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推荐、“全县优秀农技推广指导员”等活动,广泛宣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和优秀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事迹,扩大项目影响力,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时报送项目实施相关信息,按时报送项目实施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绩效考评材料。


附件1

西峡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农技推广服务

专家组名单

为加强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农技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项目实施的成效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经局研究,决定成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农技推广服务专家组(专家组分产业和专业设首席专家),现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及首席专家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一、农技推广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贾淑华 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副组长:袁占伟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姬中玉 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闫志浩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洪文 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成 员:袁建波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姚志武 植物保护检疫站站长

戴 浩 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主任

赵小强 农业种植推广中心

田 中 动物疫控中心主任

刘照红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

吴长恒 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兼计财股长

袁 慧 农业农村局人事股股长

李正义 农业科教股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袁占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督导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所分包区域站的运行管理、科技示范主体的对接服务及所在区域站农技指导员包村联户等相关工作。

二、农技推广服务专家组(分产业和专业设首席专家)

组 长:袁占伟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张洪文 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兽医研究员

成 员:赵庆阳 农技推广研究员

戴 浩 农技推广研究员

郭秀照 农技推广研究员

杨海琴 高级农艺师

周永志 高级农艺师

杜顺刚 高级农艺师

何 颖 高级农艺师

贾 平 高级农艺师

张建晓 副高级农艺师

朱建光 高级农艺师

席小敏 高级农艺师

周平侠 高级农艺师

袁建波 高级农艺师

田 中 高级兽医师

王宜奇 高级畜牧师

袁 芳 高级畜牧师

袁 慧 副高级兽医师

三、农技推广服务专家组首席专家

袁占伟 猕猴桃产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张洪文 兽医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戴 浩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郭秀照 种子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杜顺刚 食用菌产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周永志 蔬菜、茶叶产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杨海琴 土肥技术推广首席专家

王宜奇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饲养推广首席专家

农技服务专家组在局农技推广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拟订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技术实施方案,明确年度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分产业制订主推技术规程,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巡回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督促农技指导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检查技术指导员工作开展情况,评价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绩效。


附件2:

西峡农业专家库名单

编号


姓名


工作单位


从事专业


职务资格


手机号码


1

梁慧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药材

教授

13703926528

2

方金豹

郑州果树研究所

农学

高级农艺师

13703842142

4

刘占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猕猴桃专家

教授

13772095678

5

康源春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

教授

13938263281

6

孔维丽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

教授

13838241202

7

权凯

郑州牧业经济学院

兽医

教授

18595591359

8

史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兽医

教授

18991298729

9

索江涛

陕西伯瑞研究所

农学

博士高级农艺师

18066566569

10

吕岩

陕西伯瑞研究所

农学

高级农艺师

13709190575

11

王建钦

南阳黄牛科技中心

畜牧

研究员

13323688051

13

兰书林

南阳市农技站

农学

研究员

13938972322

14

赵庆阳

西峡县农业农村局

农村能源

研究员

13803773495

15

李建波

南阳职业学院

植物保护

副教授

13782001143

16

方丽

南阳职业学院

作物学

副教授

13707631669

17

孙廷

南阳职业学院

农学

副教授

13838986723

18

武玉睻

南阳职业学院

农学

高级讲师

1370377286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