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78.47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4.7%)4.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8%)3.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67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39.78亿元,增长6.8%,整体呈现出“开局良好、起步有力”态势。但宏观环境仍旧错综复杂,企业效益改善、部分领域发展仍然承压,还需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基本面:市场供需平稳向好,发展质效持续改善,经济回升向好动力明显增强
(一)生产供给增势平稳 ,工业、服务业发展加快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9.8亿元,同比增长3.7%,延续平稳运行态势。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夏粮面积稳中有增。生猪供给相错不大。受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影响,3月末生猪出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6%,存栏同比下降1.2%。其他农产品保持增长。一季度,蔬菜产量同比增长9.1%,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0.78%。
工业生产小幅加快。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比上年同期、全年分别加快4.1个、7.3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20.6%,比1—2月加快个9.7百分点。
表 1 规上工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速(%)
行业名称 | 2024年1-3月 |
规模以上工业 | 15%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8%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1.3% |
汽车制造业 | 33.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5.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0.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2.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4.8% |
金属制品业 | -8.4% |
医药制造业 | 15.3% |
服务业增势保持平稳。3月,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79%,较上年同期降低21.2个百分点。
( 二 )市场需求平稳复苏 ,外需保持回暖态势
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比去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延续平稳恢复态势。批发业销售缓慢回升。一季度,全县批发同比下降12.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6.6%,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6.5%、11%。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比2023年全年增长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
表 4 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24 年 1-3 月 | |
固定资产投资 | 14.8 |
第一产业 | 278.9 |
第二产业 | 12.1 |
#制造业 | 8.0 |
第三产业 | 1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32.5 |
#基础设施投资 | 61.5 |
#民间投资 | 14.3 |
( 三 )财政金融小幅回落 ,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财政收支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3亿元,同比增长15.3%。
金融贷款增速小幅放缓。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7.78亿元,同比增长6.4%;人民币贷款余额 250.77亿元,同比增长12.7%。
( 四 )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3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1.4%,比 2023年加快91.3个百分点。其中,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超六成(62%)行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或降幅收窄。1—3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6%。
就业形势平稳向好。一季度,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145人;城镇新增就业(市定)2034人,完成目标任务3500人的58.11%;返乡入乡创业(市定)624人,完成目标任务735人的84.9%。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1.6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1.6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9.9元,增长9.7%。
二、看支撑点: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新增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增长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 一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1.2% ;高新技术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2.1%。
( 二 )小微企业发展处于弱势。随着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显效,小微企业。从服务业看,1—3月,全县规上小微服务业企业下降28.43%,低于规上服务业4.64个百分点。从批零住餐看,一季度,全县限上小微批零住餐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0.1%,降低限上零售额22.8个百分点。
三、看薄弱点:部分行业发展仍然承压、企业盈利能力仍旧偏弱,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存隐忧。
( 一 )宏观经济环境仍存较多挑战。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仍较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黄金价格再创新高,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国际铜价节节攀升,美英挑唆鼓动对华“ 脱钩断链”,针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频频出台新规与调查,多数外贸企业对下半年美国大选可能带来的影响表示担忧。从国内市场看,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新能源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仍较明显。从县内来看,多数企业集中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与终端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互联网头部企业缺乏,服务业快速发展动力不足。
( 二 )工业企业盈利仍较困难。1—3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5%,同比提升2.36个百分点。
( 三 )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降幅环比仍呈小幅扩大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1.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8.9%,库存压力仍在增大。
四、看发力点:持续优化政策组合、努力增强内生动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综合来看,随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外需市场逐步改善,叠加同期基数偏低,一季度全县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三、四季度,呈现持续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但一季度GDP仅增长9.0%,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随着二季度同期基数不断抬升,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仍然承压,还需持续加力稳增长、全力拼经济,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持续释放惠企助企政策效应。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稳定企业发展预期。跟踪监测企业效益指标变动情况,超前储备、适时出台新一轮惠企助企组合政策,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料件免税等优惠政策,推动更多项目获得专项贷款等政策支持。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各项成本上涨压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二是加快引进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和供应链配套布局。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更好发挥大项目稳增长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链,靶向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持续跟踪新开工项目进展情况,对停工半停工的项目,加强调研分析,分类采取措施;对已申报未落地、已落地未开工的项目尽快解决相关问题,力争早开工、多开工,形成有效投资。强化投资项目源头质量把控,加强项目审批备案核查,科学评估项目计划总投资,督促和约束项目单位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及规范要求。
四是多措并举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推动传统商贸企 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加快发展即时零售新业态,支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电商新业态发展,加快电商产业载体建设。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严格规范二手车市场运营。深度挖掘个性化消费需求,不断丰富服务消费供给。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监督、维权服务等,切实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为建设民富县强,幸福西峡贡献统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