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县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01-2025-00010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西峡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21日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西政〔2024〕4号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1日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西峡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08-21

西峡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城乡天然气供应和管理,加快推进全县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217号)、《河南省城镇燃气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8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城镇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发改价管〔2018〕150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中长期天然气管网规划纲要(2020-2035年)的通知》(豫发改油气〔2020〕15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管道燃气经营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见》(豫政办〔2022〕48号)等精神,结合西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以资源为基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完善县域天然气管网和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开拓天然气利用市场,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建立健全天然气利用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天然气建设和经营秩序,构建协调有序、互联互通、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天然气利用体系,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二)总体目标。通过合理组织气源、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进一步拓展天然气在城镇、乡村、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利用水平。到2030年,全县城市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到70%以上,工商业天然气气化率达到50%以上,年用气量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城市天然气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县城及开发区建成区供气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天然气输配系统逐步配套完善;行业监管更加严格,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供气层级实现扁平化,天然气终端价格更趋合理;安全管理更加有力,天然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理政策制度体系。着眼解决现行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等问题,为城市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证。一是制定《西峡县燃气管道设施保护工作方案》。加强燃气管道设施保护管理,保障燃气管道设施安全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二是制定《西峡县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燃气突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序、高效、妥善开展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燃气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三是制定《西峡县城区及乡镇(街道)燃气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近五至十年期间城镇燃气发展目标思路,规划气源引接、燃气设施建设、燃气供应保障、燃气安全管理等内容,积极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城市燃气的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全县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开发区办、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房产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乡镇(街道)

(二)积极推进重大燃气建设项目,强化城乡天然气气源保障。一是做好协调服务,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三线西峡段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早日建成通气。二是加强与国家管网北方管道郑州输气分公司、河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中石油销售河南分公司等对接沟通,积极争取西气东输三线开放西峡下载点,满足西气东输二线及西气东输三线的下载需求。三是加快丹水接收站至西峡城区、西坪接收站至西峡城区天然气主干管网的规划建设,形成气源多元化、竞争适度、稳定可靠、价格合理的天然气供应格局,满足全县工商企业和居民用气需求。四是推进西峡城区北部天然气门站及储备加气站项目建设,实现与城区管网互联互通,大幅提高全县燃气储气能力,增强全县燃气保供安全。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各有关乡镇(街道)

(三)完善城乡天然气供应体系。着力完善天然气供应“一张网”,加快城乡供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面,补齐城燃企业储气能力短板,大力提升天然气稳定供应能力。一是配套完善城市供气管网。结合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推进县城老城区、老旧小区和县开发区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持续提高城区管网覆盖率,不断完善城区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争取覆盖更多民工商用户。二是加大老旧管网、场站等设施更新改造。督促指导城燃企业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供气管网、场站设施更新改造,完善各区域主干管网架构,突出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逐步提升管输系统稳定供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三是积极探索“送气下乡”工程。推进城乡燃气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向集镇、乡村延伸,在人口聚集的镇街优先推广天然气,积极探索乡镇天然气气源供应模式,推进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LNG气化站和配套管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推动“燃气下乡”试点。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开发区办、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房产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乡镇(街道)

(四)拓展城市天然气消费规模。着眼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加大天然气在居民、商业、工业、电力以及交通等领域推广使用力度,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利用范围和消费规模。

1.推进“瓶改管”工程。结合城市片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等,持续开展居民及商业用户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按照“应改尽改、能改都改”的原则,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商业用户“瓶改管”工作,加快普及管道天然气。积极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推动“瓶改管”工程快速推进。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城管局、县房产中心、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部门,各乡镇(街道)

2.实施工业燃料升级工程。在保障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遵循“先合同后改造”的原则,分期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的工业炉窑和锅炉天然气改造,新建、改扩建的工业锅炉、窑炉严格控制使用煤炭、重油、石油焦、人工煤气作为燃料;鼓励冶金保护材料等重点工业领域天然气替代和利用。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西峡分局依职能分别牵头。配合单位:县开发区办、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乡镇(街道)

3.实施交通燃料升级工程。提高天然气在货运物流中的燃料比重,充分发挥天然气(尤其是LNG)车型与其它新能源车型的优势互补作用。鼓励在公路服务区、国道省道沿线、物流集中区等发展LNG加气站、油气合建站、油气电合建站。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依职能分别牵头。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城管局、县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西峡分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五)推动城市天然气终端价格更趋合理。强化成本约束,规范收费行为,逐步形成结构化、水平合理的价格体系。加强对接各级关于配气价格的政策,对标周边城市,加强定价成本监审,完善天然气阶梯价格收费标准。加强天然气价格监督检查,切实维护燃气市场秩序。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住建局依职能分别牵头。配合单位:县财政局、税务局、城管局

(六)加强城市天然气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城燃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燃气管理部门职能,优化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商沟通,建立完善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二是全面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燃气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切实将责任压实落细抓到位。三是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对辖区燃气经营、餐饮等公共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燃气具等燃气源头、燃气管道、场站等燃气设施、瓶装液化石油气等燃气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促燃气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供气管网、燃气场站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城镇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鼓励企业使用更安全集约的管道天然气;督促燃气用户不得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不得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治理。四是创新安全监管手段。按照“互联网+监管”要求,大力提升安全服务质量,推广运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支持城燃企业建设管网智能运用大数据平台、智能燃气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燃气场站智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现监控预警、应急抢险和巡检维护全面智能化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系,提升营商环境。五是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设。督促指导燃气企业高标准建设应急抢险队伍,配齐应急抢险设备物资,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强化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及时出动、有效处置。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城管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各乡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天然气利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系统思维,主动担当作为。建立健全推进城乡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部门责任分工,确保人员和资金到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牵头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单位要积极参与配合,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环保、产业、金融、财政、价格等政策作用,加大资源投入和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简化优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环节,降低城燃企业投资成本,为城燃企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供气范围和规模、规范经营秩序提供有利条件。

(三)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推广普及天然气使用和天然气管道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天然气推广使用对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积极意义,鼓励、倡导清洁能源消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