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西峡县财政局扎实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工作取得新成果

来源:财政局 时间:2024-07-17

西峡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涉及太平镇太平镇村、松树门村、唐寺沟村、东坪村、鱼库村、银寺沟村、下河村7个村和二郎坪镇湾潭村、中坪村、大庙村3个村,项目总投资(两年)2.5亿元,其中中央级2亿元、省级0.2亿元。

一、领导重视 靠前指挥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12个部门及项目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部门配合、整合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和人员等工作;县委书记亲自参与现场答辩,与专家共同探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管理、监督检查验收和总结宣传等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试点工作,多部门联动,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对接,并咨询相关专家,在充分研判政策、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收集申报所需基础资料,积极谋划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扎实。

同时,项目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与项目所在行政村共同协助组建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强化监督考核,将目标纳入乡镇绩效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具体到项目,固定到村庄和地段,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每周一碰头、半月一调度、一月一专题”工作机制,形成分层负责、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推进机制,推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确保项目落得下、有实效。

二、吃透政策 把握上情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相关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继续聚焦创新建管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治理机制,科学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当地特色乡村资源,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明确2024年“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的重点任务、申报程序、试点周期、支持政策等。

基础扎实 因地制宜

西峡县历来重视农村综合性改革工作,注重与省厅、市局对接沟通。近年来,连续多年在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绩效评价工作均位居第一位,在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绩效评价工作中西峡县连续3年被财政厅授予优秀等次,同时市财政局大力推荐指导西峡县和美乡村项目申报,为成功申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按文件要求,强化绩效激励导向,2023年度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名次进入全市前50%的县(市、区)方具有申报资格。

因地制宜,确保试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按照上级政策文件,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智库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西峡实际综合考虑,选定了试点试验项目区,项目区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具备实施试点试验的基础条件;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建设思路清晰、措施有效,能够达到预期成效,符合西峡实际,切实可行。综合考虑各乡镇基层组织情况、工作基础条件、发展潜力等因素,选择太平镇的太平镇村、松树门村、唐寺沟村、东坪村、鱼库村、银寺沟村、下河村和二郎坪镇湾潭村、中坪村、大庙村10个集中连片的行政村作为本次试点区域。

团队协作 全力以赴

面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新课题,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来指导,共同探讨;另一方面分成组织协调组、资料整理组,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的争取之路上,团队人员各司其责,克服种种困难,团队协作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从项目的初步规划,到详细方案的制定,调研人员不辞辛劳,深入乡村,收集第一手资料;策划人员精心构思,将乡村的特色与发展需求巧妙融合;技术专家凭借专业知识,为项目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如,太平镇、二郎坪距县城50多公里,无论是夜里开讨论会,还是周末报送材料,工作人员都第一时间到达。正是这种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全力以赴的团队协作精神,为西峡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的争取提供了坚强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