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县政府办文件

索 引 号 001/2024-00091 有 效 性
发文机关 西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20日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发文字号 西政办[2024]3号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20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来源:西峡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01-20

西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提高政务信息报送质量,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实现政务信息在省、市争先进位的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责任感

政务信息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一个主要渠道,是各级培养综合文字和研究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展示政府工作风貌和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各级领导制定政策、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市七次党代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围绕“民富县强,幸福西峡”这一主线,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强县、开放强县、质量强县的目标背景下,政务信息工作地位更重要、任务更艰巨、标准和要求更高。各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制约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力量不足、观念不新、环境不优等问题,为领导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努力使政务信息工作适应形势发展和政府工作需要。

二、突出重点,全力提高政务信息报送质量和效率

(一)明确报送重点要将政务信息工作放在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划,紧扣领导决策需求,突出反映大事要情和热点、难点、亮点工作,确保政务信息反馈紧贴政府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点。主要反映:

1.决策反馈类信息。重点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情况;政策贯彻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建议等。

2.特色亮点类信息。重点报送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思维、新举措,取得的突破性成效、获得的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特色做法、成功经验、先进典型。

3.工作动态类信息。重点报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动态,如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要经济指标完成、经济运行态势、重点项目及专项工作进展情况;事关全局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重要社情民意和基层反映的重要问题、意见和建议。

(二)拓宽收集渠道。要着力构建覆盖广泛、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信息网络,努力拓展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1.延伸信息网络。要建立信息报送“直通车”,选择重点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业作为信息直报点;驻京办、驻郑办等对外招商联络组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切实发挥窗口作用,逐步建立以县政府办公室为中心,横向连接县政府各部门,纵向延伸直报试点、信息联系点的立体信息网络。

2.全方位收集线索。要重视从报纸、杂志、互联网、公众平台等渠道搜集信息线索,尤其是精心研究信息调研题目,重点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的事项、政策动向、经济运行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等,深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3.加强调查研究。信息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短、平、快”访谈式调研,撰写情况真实、内容鲜活的调研信息,形成常态化调研(走访)机制。要善于运用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提高调研效率和科学性,力求多出调研成果,着力在提问题、拿建议上下功夫,争取更多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

三、明确要求,规范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一)报送要求。各级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1.坚持及时、准确、全面、规范。及时,即增强时效观念,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动态类信息要在活动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报送,工作情况和调研分析类信息要在1周内报送,约稿要按时完成,保证信息时效性。准确,即加强分析研判,反映工作进展和成绩要恰如其分,反映困难和问题要客观实在,确保信息真实性。全面,即坚持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提供信息,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保证信息完整性。规范,即严格政务信息的搜集、编辑、审核、报送程序,所报信息应背景清楚、文题相符、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规范。

2.坚持实事求是、喜忧兼报。要加大问题类信息报送力度,把握好报送内容和角度,重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执行国家、省、市和县级决策部署遇到的困难,需要国家、省、市、县级层面研究解决的政策事项,为领导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3.坚持挖掘、总结、提炼。进一步转变信息工作方式,由坐等信息向采集信息转变,敏锐捕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主动出击;由编辑信息向撰写信息转变,深入挖掘分散在各项工作中有价值的内容,形成完整有用的信息;由单项工作向综合性深度信息转变,力戒“平、散、浅”,积极挖掘特色和亮点,并做好总结提炼,为领导提供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要弘扬“高新实短快”文风,内容具体详实,观点富有新意,多用数据和事例说话。重要动态信息原则上控制在400字以内,重要经验、问题建议信息原则上控制在2500字以内。

(二)报送方式。各级各单位需上报的信息,经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后,除紧急信息和特殊需要外,一律通过邮箱xixiaxianxinxike1@163.com报送,报送时要标注来稿单位、责任编辑的姓名及联系电话。

(三)发布方式。县政府办公室对报送信息进行认真分类梳理,被采用的信息将通过县政府工作快报予以刊发。信息撰写质量高的,将择优上报省、市政府。各级各单位要及时领取和下载打印《省政府工作快报》《市政府工作快报》及微信群当天刊发的信息,并呈送主要领导阅示。

四、强化措施,健全政务信息工作制度

(一)落实信息报送制度。鼓励多采编、多投稿,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实行政务信息A、B、C三类管理(分类详见附件1)。A类每月报送条目信息10条以上;B类每月报送条目信息6条以上;C类每月报送条目信息3条以上。专题、专报信息每季度至少上报1篇。

(二)健全约稿调度制度。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需求,县政府信息科将随时下发约稿通知,不定期提出政务信息报送要点。对重要信息约稿,各级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编写,确保内容详实规范、数据案例清晰,并按时限要求上报。

(三)完善信息直报制度。作为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直报单位龙成集团、仲景宛药集团,在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信息的同时,必须先报送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经审核把关后再上传省政府办公厅指定邮箱。各直报试点要切实增强信息报送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贴近基层和群众的优势,大力加强政务信息直报工作,县政府办公室每年度将对工作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实行末位淘汰,并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

(四)坚持考评通报制度。坚持“日常提醒、按月排名、季度通报、年度表彰”,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建立政务信息采编台账,实时监控各级各单位政务信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每月下发政务信息报送采纳情况通报,统计政务信息报送情况;季末对政务信息得分及排名情况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以纸质邮寄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至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年终依据政务信息得分及排名情况,对全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重要信息或约稿信息迟报、漏报、误报,推诿应付的,将逐次采取短信催办、全县通报、个别约谈等手段强化信息报送工作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建立信息商研制度。每年度分批次召开政务信息工作座谈会,轮次邀请各级各单位信息工作分管负责人、信息联络员参加,进行研究交流,征求工作意见,征集信息题目,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信息撰写,全面提升信息质量。针对领导指定、任务紧急等重要信息,即时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专题研讨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报送要点进行深度梳理、核实、提炼,确保信息报送精准高效。参与商研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质高效完成商研任务。

(六)完善培训交流制度。采取适时召开全县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举办政务信息培训班等形式,不断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内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相互交流学习机制。持续落实常态化轮训制度,采取以干代训方式,排出时间列表,每次指定2—3个乡镇(街道)或县直单位参与轮训,着力提升信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无故不参加轮训的,按照计分规则予以扣分。

(七)完善信息保密制度。高度重视信息的保密性,严格把握政务信息报送、传阅的范围层次,对反映尚未出台或不能公开的重大政治、经济情况,重大突发性事件,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信息,要严格采取加密措施,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领导,落实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夯实领导责任。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严格落实“四有四要”,即有分管领导,要具体指导和支持政务信息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信息工作的措施;有信息专干,要专职从事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高质高效完成政务信息各项工作任务;有工作制度,要结合实际制定政务信息报送、考核、激励等各项机制,严格信息采集、编辑、审核、上报程序,确保政务信息工作高效有序运转;有保障措施,要明确机构、人员、经费等的落实,为政务信息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二)强化队伍建设。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将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派为专职信息联络员,多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外出调研等机会,加大培养和使用力度,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支持。各信息联络员为报送政务信息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保持相对稳定,如要调整应及时报备。

(三)加强工作保障建设。要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信息奖励制度,提高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水平,充分调动信息工作主动性;要认真落实信息工作人员列席本级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领导调研活动等规定,为政务信息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附件:1.政务信息分类考评名单

2.政务信息计分规则(试行)

3.政务信息工作奖励积分办法

 

 

 

                                                           2024年1月20日

 

附件1

 

政务信息分类考评名单

 

A类: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政府组成部门(发改委、教体局、科技局、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统计局、医疗保障局、乡村振兴局、信访局、林业局,共计26个)。

B类:县政务服务中心、农机中心、文明办、税务局、市容环卫中心、招商局、开发区办、企保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食用菌发展中心、猕猴桃发展中心、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气象局、档案局、房管中心、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供电公司、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供销社,共计19个。

C类:除A类和B类之外的其他县直单位。

 

附件2

 

政务信息计分规则 (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按照采用情况实行基础分为100分、上下不封顶(底)的计分办法进行考核。具体计分规则如下:

一、加分事项

(一)信息采用

1.被县政府办公室采用的信息

1)县《政府工作快报》采用的信息。被标题采用的,每条计1分;被条目采用的,每条计2分;被综合采用的,每条视稿件质量和采用篇幅计1—3分;被专题采用的,每篇计10分。

2)经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采用上报市政府办公室的约稿信息。根据稿件质量和采用篇幅计1—3分。

2.被市政府办公室采用的信息

市《政府工作快报》采用的信息。被标题采用的,每条计2分;被条目采用的,每条计4分;被专题采用的,每篇计20分。

3.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的信息

1)省《政府工作快报》采用的信息。被条目采用的,每条计8分;被综合采用的,每条计12分;被专期采用的,每篇计40分。

2)省《政务要闻》采用的信息。被条目采用的,每条计15分;被综合采用的,每条计18分;被专期和专报采用的,每篇计30分。

3)经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采用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的日常信息,每条(篇)计10分。

4)经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采用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的约稿信息,根据稿件质量和采用篇幅计6—12分。

4.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信息

1)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日常信息,每条(篇)计20分。

2)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约稿信息,根据稿件质量和采用篇幅计30分。

(二)领导批示

1.采用的信息被县领导批示的。条目、专题、专报信息每条(篇)计10—20分。

2.采用的信息被市领导批示的。条目、专题、专报信息每条(篇)计20—30分。

3.采用的信息被国务院领导批示的。条目、专题、专报信息每条(篇)计30—60分;约稿信息根据稿件质量和采用篇幅计30分。

二、扣分事项

(一)信息队伍不健全。没有落实并明确专职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年终计分罚扣10分。

(二)未按要求报送信息。重要信息或约稿信息迟报、漏报、误报者,每发生一次罚扣5—10分。

(三)报送任务未完成。各级各单位上报信息条数达不到报送数量要求的,每季度罚扣 10分。

(四)无故不参加轮训。无故不参加轮训,且未做出书面情况说明的,每发生一次罚扣50分。

本规则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3

 

政务信息工作奖励积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促进信息上报和考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考评办法。

一、考评对象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二、考评内容

(一)常规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重大紧急信息报送情况,信息约稿完成情况,加强信息的综合提炼和信息调研等有关方面情况;

(二)上报信息被省、市政务信息采用情况;

(三)上报信息被《西峡县政府工作快报》采用情况。

三、考评办法

(一)数量考核。实行报送即得分,严禁以文件、简报、新闻稿、工作总结等代替信息,各单位报送的信息,凡题材新颖、内容详实,登记后每篇记1分。各乡镇(街道)和50个县直重点信息单位每周至少要向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报送3篇以上信息,其他单位每周至少报送1篇信息。报送的信息被县政府刊物采用一次计2分,专期采用计6分。

(二)上级采用。上报的动态信息被省、市信息刊物采用每条分别加记5倍和2倍分值。

(三)领导批示。凡采用信息被省、市、县领导批示,进入领导决策的,分别奖励50分、20分和10分。

(四)建立约稿制度。实行信息书面约稿制度,对约稿信息拒报或不及时上报的,每发生一次扣10分。

(五)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对迟报、漏报或瞒报紧急重大信息的,每起扣10分;对隐瞒不报,给工作造成被动、带来损失的,除扣分外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目标与奖惩

(一)目标考评。对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一季度一通报,采用情况直接通报所在单位主要领导。

(二)奖惩办法。信息工作实行单独考评、单独表彰。每年评选全县政务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信息,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颁发奖牌或证书。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奖励措施,切实予以落实。对未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出现信息迟报、漏报等问题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本考评办法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