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好西峡故事 打造独一无二的传统文旅产业提案答复的函
您们提出关于“讲好西峡故事,打造独一无二的传统文旅产业”的提案收悉。经与县文联以及各旅游景区所在乡镇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作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发展方向。
我县坚持“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理念,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工程,加强对恐龙文化、重阳文化、仲景文化、屈原文化、老子文化和老坟岗、白羽城、黄石庵、别公堰等文保资源的研究保护和活化利用,这些重要文化元素为讲好西峡故事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素材。
一、组建人才队伍,推动文旅整合。
近年来,西峡县文广旅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将人才工作和人材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打通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的互通渠道,引进人才、整合人才,挖掘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乡土人才,组织文化专业人才走出去,推介本县文化产品,学习交流文化发展经验,取长补短,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1次。同时与县文联,文化馆,图书馆等部门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以读书会、书画展、摄影展、征文大赛、视频大赛的形式,让更多人认识西峡、了解西峡。依托洛阳师院,南阳职业学院等高校,培养各类旅游120多人,培训人次达1890人,将高校智库转化为文旅产业智囊。此类活动我们还将持续举办,不断充盈西峡文旅人才库、资料库。
二、聚焦外树形象,加大宣传奖励。
成立豫鄂陕全媒体文旅宣传联盟、县新媒体文旅宣传联盟,与人民网、新华网、抖音、快手等十余个网络平台合作,发挥新媒体作用,组建网络宣传矩阵,开展直播营销。
为进一步调动全县发展文旅产业的积极性,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西峡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峡县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鼓励乡镇、旅游景区积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活动,并对在国家、省、市、县级文旅部门发表西峡文旅原创软文宣传作品的,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对西峡故事的宣传中来。结合老界岭5A转型升级的契机,开展了全国征文大赛,内容包括神话传说、人文历史、名人典故、人物传记、新闻事件、民风民俗、个人游记等内容。
三、规范品牌管理、提升文化品味
西峡县文广旅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对必要的软硬件进行打造。一是打造重阳文化品牌,包括重阳湖、重阳寺、养生苑、的修筑、开发,以及登高台沿途山茱萸、菊花的大面积栽植;引导企业研制生产与重阳节活动有关的产品,如:重阳糕、菊花酒、茱萸囊等,宣传重阳文化。二是依托仲景中医药文化品牌,培育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仲景养生小镇医圣殿、经方塔等设施落成启用,完善了中医药文旅康养产业链。持续提升太平镇东坪、鱼库、唐寺沟特色民宿村,建成溪上云山等精品民宿30余家,支持农家宾馆转型升级。吸纳财富庄园等康养度假项目落户老界岭。三是依托老子文化,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品牌,老界岭、老君洞景区通过赏花为载体来宣传老子文化,至目前紫荆花节已经举办十三届,已经形成老君洞的文化品牌,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深受西峡乃至南阳人民的喜爱。
四、成立相关机构,提升服务效能
我县于2021年先后成立了西峡县文旅集团、西峡县旅游协会、西峡县美若曦霞文旅公司等相关机构。一是发挥县文旅集团、美若曦霞等国有公司作用,增强资源整合、招商合作、投融资能力,充分参与文旅资产整合、运营,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融资体系,通过合资合作、股权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统筹全县文旅资源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提供服务。支持老界岭、恐龙遗迹园等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与优质文旅企业联合上市,增强辐射带动力。做好同质资源整合,推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梯次升级。加快“小升规”步伐,把龙潭沟、老君洞、老界岭滑雪场等文旅企业列入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2027年底前,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达到10家。二是发挥西峡县旅游协会行业间的联系合作,我县旅游协会组成人员,有长期工作在旅游战线上的工作者,有管理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涉旅部门的领导,充分发挥旅游人才的优势,着力开展调研,发挥智囊团作用,为旅游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重点针对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和办法,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闪失和差错,更快、更好、更直接地推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与周边县市和省外的旅游协会建立联系,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西峡县文广旅局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讲好西峡故事、传播好西峡声音,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县强民富幸福新西峡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