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答复

关于立足文化自信 大力弘扬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西峡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02-07

您所提《立足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您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宝贵建议。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根据您的提案,县文广旅局组织专门人员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您的建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对建设文化大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峡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项:西坪民歌;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项:老君洞传说(二郎坪镇)、靠山簧(米坪镇)、重阳文化(重阳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9项。县文广旅局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始终摆在重要议程今年以来具体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1、非遗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根据上级要求,对我县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传承人重新进行资料录入。今年新征集非遗项目3项。挖掘省级非遗老君洞传说,编纂出版了《智者归隐》一书。全面反映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西峡魅力非遗》一书出版社书号已批,图书清样正在审核之中,大概年底前可与读者见面。

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文物保护机制推进新晋国保单位老坟岗遗址的保护标志更新及四有信息建档完善等工作,推进省保单位曹沟村传统民居、九柏关帝庙的保护规划编制及项目上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博物馆普查,积极申报中共回车小学小组纪念馆、恐龙蛋博物馆、西峡口抗日战役胜利纪念馆备案工作。完成新晋省保单位九柏关帝庙的保护标志更新设置及四有信息建档完善等工作向上级文物部门争取文保单位维修项目资金,完成全部省保单位和部分县保单位的修缮工作。目前全县84处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违法安全事故发生,文物本体保存基本完好,基本实现我县连续42个文物安全年。

2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是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朗诵比赛、经典诵读活动、线上书画展及红色主题活动月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每年都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我们的节日.春灯节”等公益非遗主题活动,让市民群众接触民间艺术,感受地方传统文化魅力。三是文化馆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与学校联合,组织相关项目和传承人向学生展示非遗技艺,让学生接触民间艺术,感受地方传统文化魅力家乡非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利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假日和各种重要传统节日,举行各种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向民众展示宣传非遗项目,并利用网络和自媒体等渠道,扩大宣传影响。

今年西峡县文广旅局更是把传统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结合老界岭开山节和老君洞紫荆花节,制作非遗宣传版面15块,开展了文化进景区活动,组织19个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和县文化馆、艺术团等,先后深入老界岭、老君洞、恐龙遗迹园等景区,开展非遗、戏曲、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30余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还根据上级和县局工作安排,开展了春灯节民俗展演、大地欢歌、文化进万家、全民艺术普及周、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等线上线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共800余场次。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举办了“仲景之光”非遗文创博览会,邀请市领导及各地媒体,连续5天为群众奉献了西坪民歌专场、米坪靠山簧专场等十余场精彩的非遗演出,并推广了我县的一系列非遗产品,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3、利用非遗项目传承人对该项目进行传习,做好传帮带工作,开展传承人培训,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演出辅导。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全面梳理西峡县传统文化资源,系统布局文化展示载体,强化特色文化宣传推广,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传统文化“双创”;同时,将文化资源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工作,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感谢您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您今后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