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预计1月31日至2月4日我县将出现明显雨雪大风降温天气,降水主要时段为1月31日下午至2月4日,累计雨雪量:全县大部10到25毫米,部分地区30-40毫米,积雪深度:全县大部10到15厘米,部分地区可达20-25厘米。2月1日起我县最高气温较前期下降10 到12℃,极端最低气温-6~-4℃,高海拔山区-10℃左右。本轮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灾害种类多,恰逢春运返乡出行高峰,将对春运交通运输、回乡探亲出行、能源物资供应、电力通讯设施、简易构筑物等造成不利影响。1月30日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召开了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会商调度会议,会后常务副市长白红超针对全市防范应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常务副县长曹闯对我县防范应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近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方防范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懈情绪,深刻认识到本轮天气过程的极端性和特殊性。各乡镇(街道)要全面落实属地领导责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责任担当,高效指挥运转,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要加强调度,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要强化业务指导,发挥好行业监管部门责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工作措施,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年、春运安全。
二、持续会商研判,及时精准安排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细化防范措施,分领域、分区域、分行业制定完善防范应对方案,全力以赴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各级指挥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按照“123”“321”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会商分析研判,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降雪过程变化趋势,精准评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气象部门要准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滚动播报天气信息,在雨雪紧要期,加大预警密度,必要时每两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发布一次预警信息,确保雨雪情、险情及时传递到基层、到户、到人。各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督促指导科学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
三、突出防御重点,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围绕“民生、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稳定”等重点环节,做好春运保障,确保群众平安出行、快递物流畅通高效,严防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引发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城市及农村道路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或重大交通事故,密切关注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上下站口等动态情况,防止出现大面积旅客滞留现象;做好煤电油气保供工作,加强巡查检修,确保城乡基础设施运转正常;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市场供给,加强市场监测监管,维护供需秩序;加强对散居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受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的关爱帮扶,杜绝发生冻死冻伤等冲击社会心理底线、极易引发网络舆情炒作的极端性事件,守好民生底线;要做好大棚设施加固和防寒防冻工作,减轻恶劣天气对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农作物的影响。
四、及时排查风险,预置物资装备力量。及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户外旅游、建筑工地、水上作业、临时广告牌、简易工棚、临时建筑物、设施农业、加油站、危旧房屋、棚户区群租房、 三合一场所等隐患排查;督导工矿等企业认真分析低温雨雪天气对企业生产运营、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因降雨降雪降温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针对用电、用火、用气激增可能导致的各类安全隐患和灾害事故要采取专项措施,避免关键时期发生火灾、烧伤、烫伤、一氧化碳中毒等敏感事件。各级救援抢险队伍要做好恶劣天气下应急救援准备,确保人员、装备、物资到位,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出动,必要情况下做好预置前置;对可能受到灾害威胁的群众,及时转移避险。
五、加强值班值守,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重要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有效应对处置,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优化力量和装备编成,确保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密切监测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心理预期并妥善处置网络舆情,营造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