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风险警示:食用凉皮类食品一定要谨慎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3-10-27


凉皮类食品(含凉皮、面皮、米皮、米线、擀面皮等)既是街边常见的街头小吃,也是能登大雅之堂的特色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一年四季皆可食用。但该类食品极易感染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为有效预防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郑重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

 一、制作凉皮类食品时,要选择新鲜且无发霉变质的谷类原材料制作,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发酵食物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储藏环境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地面。

 二、不要在路边摊贩处吃凉皮类食品。

 三、凉皮类食品要现做现吃,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四、购买或食用凉皮类食品要保存好相关凭证。

 近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凉皮类食品应急监测工作,在不同环节抽取的凉皮样品中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据了解,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种高致死性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多存在于酵米面、粮食加工品(米粉或糯米粉、小米粉、高粱粉等)、变质鲜银耳、鲜木耳及其他薯粉类制品。食品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后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耐高热,难以通过常规烹饪方式破坏其毒性,人食用后可导致食物中毒。该病菌中毒潜伏期一般30分钟到12小时,少数1~2天发病,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上腹不适,少数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严重者出现黄疸,昏迷、四肢抽搐、少尿、血尿、便血和尿潴留,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