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
为持续解决巩固脱贫成果动态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结合“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巩固、拓展、衔接”六字方针,针对脱贫群众(监测对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厌学辍学、健康状况鉴定、危房住人、季节性缺水等动态问题,结合行业部门的最新政策,落实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提升。
二、工作重点
1、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持续做好控辍保学核查比对、跟踪帮扶等工作,重点解决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问题。
2、抓好健康鉴定工作。聚焦长期慢性病、重残等群体患者,及时鉴定、办理证卡,落实健康扶持措施,重点解决慢性病未鉴定、病种不全、未使用,医疗救助应享未享问题,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3、抓好农村安居工作。坚持基本住房安全常态化监测和六类对象的“危改”工作,重点解决“危房住人”问题。
4、抓好安全饮水工作。持续排查农村饮水安全,重点解决季节性缺水村组户,衔接资金优先解决,强化运营管护,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控辍保学责任落实
1、落实目标责任。以县教体局为主导,成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落实中心学校划区域包片,校长包学校,班主任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逐级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
2、落实长效机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健全数据比对机制,精准摸排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在每学期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严防辍学新增反弹;完善用法律手段做好劝返复学的工作举措,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
(二)加强医疗保障问题解决
1、针对慢性病未鉴定、病种不全、未使用问题。一是及时鉴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实行参保地内就近申请鉴定原则,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动态数据库,实行周排查报告制度,及时排查及时上报及时鉴定,二是下放权限。将困难群众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类常见慢性病鉴定权限下放至乡镇卫生院,避免疑似慢病未鉴定的情况再次发生。三是动态管理。若发现用药不规范或终止治疗用药三个月以上者,取消慢性病卡,暂停待遇享受,特殊情况,应提供材料,重新鉴定,符合条件后方可享受慢病待遇,避免慢性病卡未使用现象发生。
2、针对医疗救助应享未享问题。一是及时标识,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低保、五保、监测对象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医疗救助应享尽享。2022年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政策取消,过渡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政策。为了使农村低收入人口享受到综合医疗保障待遇,对全县低收入人员进行城乡居民特殊身份和医疗救助身份标识,确保低收入人员医疗救助政策应享尽享。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对于除特困、低保在市域内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报销外,对于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首次门诊和住院报销需向身份认定地社会救助部门或医保中心提出救助申请。依托村委会、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对依申请救助对象进行集中宣传,确保依申请救助对象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三是完善服务标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扶贫专干、村医和协管员提供信息,实现线上依申请全流程办理,提高经办服务便捷性。
(三)加强安全饮水工作落实
1、做好旱情监测。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及时做好因旱导致群众饮用水困难情况的监测工作,提前做好抗旱应急准备工作。
2、做好实地勘察。在缺水地区勘探新的水源,采取打井、提水、架设临时管网引水等措施,并积极申报项目,从根源上解决缺水问题。
3、做好全面排查。以村为单位排查因旱造成农村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问题,针对不同缺水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应急供水措施。
4、做好日常管护。及时抢修破损管道,对安全饮水工程“跑冒滴漏”隐患点进行全面维护检修。
5、做好应急处置。旱情严重季节,出现季节性缺水,乡镇应启动应急方案,通过临近水源或供水站、设置集中供水点、分区分时供水、拉水送水等措施进行有效处置,解决群众吃水用水。
6、做好宣传引导。做好群众宣传工作,采取发公告、电话、微信等多形式,向群众告知目前存在困难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明确就近取水、临时供水点、应急供水水源工程地点,分时分区供水的方案,方便群众采取储水措施,并加强节水宣传,倡导群众惜水、节水。
(四)加强农村住房安全工作落实
1、严格落实上级政策。享受危房改造政策D级危房建新未拆旧的,要严格落实《河南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建新未拆旧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豫建村[2020]306号文)明确提出“乡镇政府直接负责,乡镇政府“一把手”为排查和拆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乡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要求,2011年以来实施D级危房改造的农户,原危旧房屋必须一律拆除,各乡镇要不折不扣的做好建新拆旧工作。
2、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2023 年2月进行摸底排查和宣传发动,2023年3月至6月进行修葺修缮及拆除利用,2023年7月进行检查验收。
3、实行周调度、周报告制度。县住建局对此项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定期督进度、督成效,对工作推进不力、行动迟缓的,要进行通报,遵循“人民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工作方法,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危旧房屋安全整治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各相关行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5+2”联动机制工作为抓手,坚持以自查排查为手段,以落实整改推动工作为目的,责任联担,通过认真自查,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立整立改,坚持动态及时清零,为巩固衔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从严督查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立足实际,把“两不愁三保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衔接期成效考核和督查巡查的重要内容,建立巩固成果长效机制,通过严督实导,切实转变帮扶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帮扶实效。
(三)提升工作实效。各相关行业单位要采取得力举措,按照“四不摘”和“巩固、拓展、衔接”六字方针要求,及时发现“三保障”动态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水平,以考核考评为指挥棒,提高工作动力,巩固好脱贫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