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
关于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今年,县政府共收到县人大代表建议99件,这些建议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质量很高。对县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迅速分解落实,各承办单位集中时间精力,紧扣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办理力度,所有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回复,办结率达100%。从反馈意见看,大多数代表对承办部门办理建议的态度、措施和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办理结果全部为满意或基本满意,没有不满意。
二、主要做法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改进政府工作、解决发展难题、回应民众关切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与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办理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始终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建议交办会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向各承办单位明要求、定时限、压责任,把办理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在具体办理过程中,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牵头,其他相关县处级领导全力配合,有关单位一把手具体负责,接到建议后,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专人专班负责办理工作。对于关注度较高、涉及面比较广的建议,提到的具体问题都提交到县政府专题会议予以研究解决。
(二)加强沟通,争取理解。在办理过程中,着力做到“三联系、三沟通”,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一是加强与县人大联络委联系,及时沟通建议办理信息,了解代表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二是加强与承办单位联系,及时沟通答复意见及相关要求,协调工作步调,促进建议办理准确、及时、到位。三是加强与代表联系,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图,及时沟通办理情况,就落实所提建议达成共识。此外,各承办单位加大“开门办理”力度,通过电话征询、上门面询、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汇报,坦诚交流,取得代表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县政府坚持把代表建议中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列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通过建立销号台账、定期电话回访、实地勘察督办等方式,对办理全程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对办理工作成效差、进度慢的单位,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整改。2022年9月上旬,邀请人大联络委到县教体、水利、公安、城建、城管、回车等单位和乡镇进行了专项督查调研,上门解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6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强化考核奖惩。将各单位和乡镇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评,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对办理不力、敷衍推诿、延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以考核促办理,切实增强各承办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合实际,突出实效。建议办理工作不仅仅是给代表一个答复,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问题。今年各承办单位按照县政府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的要求,想方设法使代表建议得到较好落实。
1.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如高申茂等7位代表提出“关于加大猕猴桃科研投入”的建议。一是加大支持,保障经费。县财政每年拿出50-100万元用于猕猴桃科研经费;投入90万建设了全省先进的种苗组培实验室、投入50万元提升完善研究所基础设施、投入120万元改造、扩建试验基地。二是扩充编制,引进人才。增加编制16个,引进农林大学研究生4人、外聘专业人员4人。三是强化合作,壮大实力。与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建立西峡猕猴桃试验站。
2.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如路廷玉等2位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支持西峡本地企业发展”的建议。我县为265家企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9亿元。定期组织开展“政银企”大走访活动,累计为企业发放贷款39.83亿元,为428家市场主体首贷金额18.28亿元;为企业盘活闲置土地800多亩、解决新上项目用地300余亩;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招聘各类人员1800余人。扎实落实“两稳一保”措施,为企业申请满负荷生产资金840万元,兑现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级科技贴息资金、年度工业企业考核奖励等相关惠企奖补资金共计1.5亿元。
3.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如辛艳婷等6位代表提出“关于优化调整西峡县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加大争取生态水源地转移补偿资金力度”的建议。我县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地优化融合方案要求,聘请第三方进行了专业调查设计,先后10多次到郑州、北京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联系,出台了自然保护地优化融合方案。调整后恐龙蛋保护区由原有447平方公里缩减为345平方公里,其它自然保护地也根据优化规则和解决矛盾问题的需要进行了调整。2022年共计争取到生态补偿资金4331.92万元。实现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如赵丹等3位代表提出“关于对灌河流域生态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灌河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了一、二级保护区界牌、宣传牌、交通警示牌、设置隔离围网、防撞栏建设。不定期进行日常维护,并且对老旧破损标识标志进行了更新。编制了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储备了应急物资。完成县城灌河四级橡胶坝的建设,以防汛期对灌河自来水厂地下水井饮用水源造成影响。十四五开局之始,我县精心谋划了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并争取纳入省市有关规划。
4.文教及文化旅游方面:如余世锋等6位代表提出“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建议,我县多策并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一是组织7家A级景区参加第1期“免门票促销费”活动,争取省级补贴资金110万元,县财政落实补贴资金55万元。二是发放疫后恢复发展资金65万元,惠及景区15家、旅行社2家、旅游协会1家和旅游专列2个。三是加强与银联合作,减免商户刷卡费用,有20家文旅行业较大商户参加。四是确定文旅行业白名单企业8家,积极争取助企纾困政策,支持白名单企业发展。五是积极向3家旅行社申请暂退保证金36万元。六是回车镇垱子岭村、五里桥镇土槽村积极创建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已被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首批创建单位,创建成功后每村可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00至1000万元。七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0万元,将回车垱子岭村等一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实施。
5.民生养老方面。如李超群代表提出“关于加强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一是建立以县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养老的工作机制,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一系列建设方法、标准、人员配备等要求。二是规划县级康养综合体项目1个,总投资4.15亿元、占地114.3亩、可容纳1850张床位;规划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个,总投资3.9亿元、总占地48亩、总容纳2081张床位。逐步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网格化养老服务网。三是依托县级托养中心、各乡镇敬老院、幸福大院、卫生机构治疗康复中心等养老机构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的目标巩固脱贫成果。四是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开展多元服务,擦亮“幸福养老”底色,逐步提升养老机构人员技能水平和管护服务质量,让养老更有温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有一小部分建议由于政策和现实条件限制,在落实上还没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二是部分意见建议涉及系统性规划、整体性布局,需要时间过程落实。对此,县政府将建立台账跟踪问效,确保有承诺、有落实。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是县政府及各承办单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县政府将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下,切实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听取、充分采纳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努力探索办理工作新途径、新方式、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检查,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办理工作,让代表更加满意,让全县人民更加受益,努力推进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