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西峡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西峡县委、政府及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健全决策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提升法治思维,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责任,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法制工作分管局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法制工作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协调法治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股室、综合执法大队、局属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法制股和各股室、综合执法大队、基层监管所根据任务分解,分工负责、积极配合,形成全员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法治创建工作格局。
二、强化学习,提升执法水平
1.健全学习制度,突出学习重点。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示范作用,坚持领导干部每年党组学习不少于2次。结合行业特点突出培训重点,将新修订2021版《行政处罚法》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持续抓好《行政强制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法》等常规法律学习。并对《反食品浪费法》《商标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新出台和新修改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宣贯。各股室积极组织开展餐饮、药械、特种设备和化妆品等专业法律法规培训。
2.创新学习形式,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全局干部参加省、市、县市场监管局组织的执法业务集中学习,内容涉及执法文书的撰写,行政处罚程序和相关法律知识的解读,投诉举报的处理等;明确“全员培训”基本要求,各一线执法人员既要积极参加县局及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专门业务知识培训,更要在本所、股室、队经常性开展自学自训。创新形式,开展案件评查、以案说法、典型案例评析等活动,既扎实了理论基础,又提高了一线干部的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法治氛围。紧密围绕市场监管职责,实施“全员普法”。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以食品安全宣传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全国安全用药月、“3.15消费维权日”、“5.20世界计量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加强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展现市场监管部门良好形象。
三、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1.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实现行政执法全程留痕、可追溯,我局制定了《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充分采用文字记录、视音频拍摄、拍照等方式对执法过程进行全过程记录。为强化行政执法全程留痕的有效性,今年我局新购置执法记录仪16台,全部配发在一线执法队伍。
2.规范投诉举报处置流程。针对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新情况,制定了《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投诉举报案件线索查办流程和工作机制。
3.完善案件核审制度。根据我局机构改革,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全面承担县域内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案件承办,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和股室不承担行政处罚案件承办的新情况,及时制定了《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规则》《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办法》。印发了《关于成立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的通知》和《关于成立西峡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县局与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不同的审核范围及审核程序。
4.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规定及清单的通知》和《南阳市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全面依法履职,对清单中所列各类违法行为实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性审慎监管、柔性监管。对“首违免罚”清单上所列的初次违法行为,通过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告诫约谈等措施,促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5.强化监督,确保执法公正。通过构建分级审核制度,明确行政处罚罚款3万元以上等情况的行政处罚案件由局法制股审核并经局案审会讨论决定,罚款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案件由承办机构法制员负责审核并经西峡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以案件评查为着力点,强化执法监督,在本局内部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交叉评比,选取优秀案件、发现问题,督促承办机构整改提升。
6.落实执法证件动态管理。2021年组织王彬等7名盐业转隶人员、李奇等6名新调整岗位人员和刘虎跃等3名新考录人员开展执法证件申请培训考试工作,注销曹霁等6名调离或其他原因不在执法岗位人员的执法证件。
7.积极办理行政复议诉讼,依法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度,我局接县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一份,及时按照行政复议决定书要求开展案件再调查,妥善处理有关案件。全年接到行政诉讼两起,我局全力准备、积极应诉,两起行政诉讼均以原告撤诉告终。
四、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1.大力实施“140工作法”,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程度。“1”将开办企业的5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首次领取发票、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5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实行线上并联办理,即通过政务服务网“开办企业专区”,实现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社保、公积金5部门信息共享,一网通办,并联办理;线下“一窗通办”,在实体政务大厅开设“开办企业综合窗口”,按照“一窗受理、同步审核、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思路,实施“前台同意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让网上跑数据、部门间传资料,不让企业群众多跑腿。“4”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小时。在企业开办全流程1个工作日的基础上,自2021年9月1日起,全县开办企业总时间压缩至4个小时,其中企业设立登记与印章刻制压缩至1小时,首次领取税控设备(发票)时间压缩至2小时,社保、公积金缴存登记压缩至1小时。“0”推行开办企业零成本。全面推行企业印章(含电子印章和实体印章)制作政府买单,在前期对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2枚印章(公章、财务章)的基础上,将免费印章赠送范围扩展至5枚(公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合同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印章刻制单位凭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刻制印章,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等材料。改变税控设备“先买后抵”的信用方式,免费向新开办企业发放税务Ukey,实现开办企业一件事全流程零成本。免费发放发票章、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章,合计实体章4156枚,电子章1370枚,税务Ukey760个,全部由县财政承担费用。
2.积极探索多项措施,提升企业开办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在行政大厅开设了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专区,预先印制好企业开办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单,设置专职导办员,现场指导办理。购置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机,放至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保证24小时作业运转,方便申请人自主打印营业执照。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优化“一网通办”功能,企业随时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办理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企业开办服务事项,企业开办网上办理率达到95%以上。采取“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四办工作措施,根据申请人的需求,及时将营业执照通过特快专递免费邮寄至申请人。
3.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2021年12月21日,经与陕西省商南县市场监管局对接,县市场监管局向庞二商贸中心发放了我县首份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4.设立“企业开办服务指导站”,营业执照村里办。2021年10月份率先在五里桥镇北堂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西峡县市场监管局北堂村“企业开办服务指导站”,为群众申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提供免费服务。自“企业开办服务指导站”成立以来,帮助办理了西峡县北堂便民服务有限公司、西峡县润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峡县北堂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等营业执照27户。
5.积极落实“放权赋能”政策,在南阳市颁发县级首张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2021年12月30日下午,西峡县鑫聚建筑劳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从西峡县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人员手中接过营业执照,连声说道“非常感谢你们支持我们企业改制上市,为我们提供方便”。这是西峡县市场监管局颁发的首张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6.推行注销公告时间改革由45天压缩为20天。县市场监督局在登记窗口发放宣传单,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短信息、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简易注销改革政策,便利市场主体退出。
7.积极探索西峡县中心城区个体工商户登记“一件事同城通办智慧秒批”工作。制定印发《西峡县中心城区个体工商户登记“一件事同城通办智慧秒批”工作实施方案》,在3个街道办事处(白羽街道、莲花街道、紫金街道)、2个乡镇(回车、五里桥)跨区域个体工商户开业智慧秒批、立等可取。打造“家门口办事圈”,推动实现“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少跑快办”。
8.探索“一证一户”改革。新开办企业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银行开户的,县市场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根据约定,上门现场指导办理,保证企业足不出户取得相关手续。
9.推行“企业开办+用电+N项服务”。一是县市场监管局及时将新开办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推送给国网西峡供电公司,为用户搞好服务。二是全面实现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一表填报、合并申请,填报信息实时共享。
10.加强信息共享。把信息归集共享作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必要支撑和重要保障。着力健全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和推送反馈机制,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经营许可、备案、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涉及企业经营的政府信息集中归集共享。元至12月份,全县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12700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210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息270条,开展联合惩戒85人次。
五、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1.法治能力建设不足。法制机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知识结构和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不匹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一是业务知识有待充实,执法人员对具体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二是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在重大案件中,比较重视法制审查,但在一些案情简单的案件中,还有“法制走过场”的心理;三是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面对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不会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执法工作。
3.办案手段单一,办案能力有待提高。办案过程中仍旧存在办案思路不清晰、办案程序不规范;办案手段单一,新领域案件不多,在网络违法、传销类、专利类案件的查办鲜有涉足。案源线索发掘能力不足,坐等案件线索,不能够积极主动在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案源。
4.部门合作单调,协同监管机制落实不力。目前,跨部门的联合抽查执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未能实现部门间的全覆盖,难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效应。
六、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强化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水平
通过专题培训、开展经验交流、组织典型案例学习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注重法律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确保案件裁量标准相对统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力促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2.做好内部监督,着力提高复议应诉水平
规范投诉举报处理行为,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承办制度、完善案件评查制度等,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进一步强化对投诉举报处理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发生。
3.加强普法宣传,树立积极服务意识
通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帮助企业了解职业举报人的打假思路、打假方式;善用行政指导,重点关注经常被投诉举报的企业。通过行政约谈的方式,告诫企业加强学习与管理;对职业打假新苗头、新趋势及时提醒;主动深入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提示。
4.完善法治制度建设,健全内部制约机制
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完善案件受理、移交、审核、案卷装订、案件评查等制度,完善和细化执法程序、具体操作流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公示制度。对违反制度的情况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力争形成较为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形成事事有制度约束,处处有规章可循,确保行政执法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中共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
2022年3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