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西峡县2017年财政决算和
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2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席 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7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解难题、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7年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2017年收入预算139100万元,实际完成140877万元,为预算的101.3%,比上年(同口径,下同)增长9.6%。(收入明细见附表一)
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2017年支出预算225591万元。预算执行中,加上收入超收、上级追加,减去上解等项目,支出预算调整为305477万元。执行结果,全县财政支出305477万元,占预算100%,增长5.4%。(支出明细见附表一)
2.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21888万元,实际完成56484万元,占预算的258.1%,同比增长148.8%;支出预算21888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等因素,支出预算调整为59475万元,实际完成594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11.8%。
3.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58310万元,实际完成75739万元,为预算的129%,增长45%;支出预算为57000万元,实际完成69668万元,为预算的122 %,增长56.9%;收支结余6071万元。
4.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6年批复后的决算结余为4608万元,全部做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7年收入为140877万元,加上补助176176万元、地方债券收入3212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基金3500万元,调入资金36万元,减去当年支出305477万元、上解支出15852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7025万元,滚存结余436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190万元,调出资金36万元,净结余3134万元,净结余全部做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债务情况
2017年我县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2126万元,其中新增债券5100万元,用于文体中心建设。置换债券27026万元,用于偿还以前年度到期债券。
财政厅核定我县2017年政府债务限额17.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4亿元,专项债务4.35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为18.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87亿元,专项债务4.35亿元。综合债务率47%,一般债务率83%,专项债务率60%,均低于国家100%的风险控制线,河南省考核债务情况结果我县属正常地区。2017年结余4249万元,用于偿还2018年到期债券,偿还后债务余额不超过限额。
(三)落实县人大决议情况及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7年,按照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我们积极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着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改革创新财政保障的思路和方式,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以强化收支管理为中心,财政保障持续提升
全县上下整体联动,财政、国税、地税部门紧密配合,坚持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配合,及时预测分析财政收入运行趋势,提高收入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出台全县综合治税工作意见,切实加强税源管控,堵塞征管漏洞。全县税收收入增长9.5%,增收8837万元;税收比重72.6%,位居全市第一。建立财税征收进度报告制度,加强收入情况跟踪问效,每季度结束后进行通报、排序,给县乡征管部门传导压力、转换动力、形成合力。结合我县财政实际和特点,积极研究上级资金的政策和导向,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7.5亿元。坚持有保有压、保证重点原则,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优先保证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的需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确保完成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压缩5%以上的目标。
2. 以稳增长促发展为抓手,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紧紧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心工作,筹措资金2.6亿元,支持县医院、鹳河生态文化园、一馆三中心、城区绿化亮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落实“营改增”及其他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51项、政府性基金2项,实现减少税费6670万元;对全县33家资源综合利用、福利企业退税5460万元。继续落实“星级企业”奖励资金2308万元;全年争取资金945万元扶持企业加快转型健康发展;落实企业上市的各项财政奖补政策,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投入科技创新资金9507万元,同比增长30%,撬动企业投资9.67亿元,有力地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全年为46家企业提供1.16亿元的担保服务、为16家企业提供了1.8亿元的“过桥资金”支持,较好的缓解了企业资金危机,为企业赢得了难得的转型发展机遇。
3.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财政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全力保障工资及各类津补贴、离退休休养费、公车改革、乡镇工作补贴、职级并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改革、退役士兵权益保障等涉及民生的基本支出,当年增支15733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筹措各类扶贫资金22797万元,实现了3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5135户15141人稳定脱贫。统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918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997万元、落实惠农补贴6255.5万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668万元、省级美丽乡村资金5716万元。筹措资金4.5亿元,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政策,确保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生活救助金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标准,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实施危房改造、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莲花小学和五里桥小学迁建、城区二小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增校舍9.2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地2.4万平方米。
4.以推进财政改革为重点,理财水平得到新突破
实施2018-2020年县级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健全并普及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的编制办法程序和内容,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约束力。实施支出经济分类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支出行为。搭建“预决算公开平台”,健全预决算公开机制,建立透明预决算制度。加大涉税信息收集力度,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定期召开综合治税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进综合治税工作。严格落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将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7116万元全部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妥善处理存量政府债务,存量债务全部置换为政府债券。全年共开展各类财政监督检查9 项,检查资金2.1亿元;全县政府采购规模达13.6亿元、节约资金1.7亿元;财政投资评审送审额达10.3亿元、审减资金1.1亿元。
(四)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2017年全县财政运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一般公共预算和决算数据差距大。2017年预算225591万元,决算305477万元,差额79886万元,增加部分主要是市级下达的新增指标。年初我们根据市级提前下达的指标金额预列到当年的预算中,对未提前下达的指标无法估算,没有编制。
2.预算编制科学性不够,部分税种预算和决算差别较大。2017年收入预算139100万元,决算140877万元,超收1777万元,部分税种年初预算编制时科学性不够,编制的精度不准。比如:企业所得税年初预算9731万元,决算11892万元,超收2161万元;个人所得税年初预算4047万元,决算2791万元,减收1256万元;行政性收入预算14446万元,决算7410万元,减收7034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年初预算14100万元,决算22850万元,超收8750万元。主要是对临时性税源和非税收入难以准确预计,随着近几年行政性收费项目国家不断降低和取消,造成行政性收费减收。另一方面加强了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超收。
3.随着三保支出刚性增加,财政保障能力偏低。由于我县财力有限,预算编制时,除必需保障的“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经费外,城市维护、政府债券利息、企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支出财力都无法保障,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财政仅能保障最基本的支出,属纯粹的吃饭财政。
4.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其他问题。一是部门预算编制不详实。部门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对本部门支出分类没有更明了的预计和细化,造成经济分类编制不够详实。二是财政管理和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整体可控,但防范风险压力较大。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县审计局对2017年的县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审计,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纠正和处理。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等措施综合实策,积极稳妥地逐步统筹解决。
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工作部署,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全县财政预算收支运行平稳,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664万元,完成预算进度50.4%,同比增长2.7%,增收2042万元。
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56812万元,占年初预算111736万元的50.8%,同比增长13.7%,增收6826万元,税收比重为74.1%。
从级次看:县本级完成63252.1万元,同比增长0.7%,增收453.9万元;乡镇完成13411.9万元,同比增长13.4%,增收1588.1万元。
从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2706万元,完成进度50.1%,同比增长15.9%,增收4499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4106万元,完成进度51.9%,同比增长10.7%,增收2327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9852万元,完成进度49.1%,同比下降19.4%,减收4784万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8266万元,完成预算进度的51.3%,同比下降2.5%,减支3310万元。
从级次看:县本级完117768万元,同比下降6.1%,减支7607万元;乡镇级完成10498万元,同比增长69.3%,增支4297万元。
3.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80万元,同比下降69.5%,减收908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143万元,同比减少58.1%,减支14052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0471万元,同比增长4%,增收150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690万元,同比增长12%,增支3525万元。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1.强化收支管理,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积极强化收支管理,加强与税务、发改、统计、工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监控经济和财政收入运行动态。坚持抓大不放小,扎实推进地方税收保障和税源调查工作,对税源大户重点监控、直接调度,对政府建设类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开拓新的税收增长点。完善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和资源税专业化征管办法,深入挖掘财税征收潜力,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同时,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尤其是加快涉及扶贫、民生、八项支出等方面的资金支出进度,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上半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367.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0.6万元、省级资金2076.8万元、市级资金184.8万元、县本级投入2985.62万元,县级投入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135.9%。主要用于产业扶贫项目3603.55万元、基础设施项目782万元、公共服务项目696.04万元、易地搬迁项目及利息补助165.22万元、扶贫工作经费121万元。不断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建立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月报制度,积极运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西排、宛药、汉冶三家企业争取到位省级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积极帮助宛药、众德、龙成特材、西泵、西铸、西排六家企业申报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258万元;协助西泵、宛药、金方圆三家企业申报市级科技贴息资金341万元。二是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深入开展财政服务企业年活动,积极深入走访企业,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工具,支持企业降本增效。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半年,为5家企业提供了4600万元的“过桥资金”支持、为15家企业提供4150万元的担保服务。认真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福利企业等减税政策;降低社保收费、对困难行业企业阶段性降费、“低费基”执收、延期缴纳等措施;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4项,暂免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1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1项,降低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2项。
4.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民生为中心的理财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民生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财政保障改善民生能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县民生支出完成9.04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70.4%。其中教育支出81693万元,同比增长3.9%,有力的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技支出4237万元,同比增长31.1%,着力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农林水支出19505万元,同比增长6.9%,有力的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社保支出39023万元,同比增长3.2%,有力的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支出28607万元,同比增长6.5%,持续有力地支持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5.加大三农投入,持续推进强农惠农富农。一是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1个1584万元、中央水利发展基金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项目4个2519万元,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业三项补贴)94723户2878.67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2639户333.79万元、生态效益补偿金22282户595.26万元、移民生活补贴3097人186万元、贫困户到户增收项目补贴955户790.34万元,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争取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1个、资金2239万元;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个、资金4017万元,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6.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制。一是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协调配合,规范推进PPP项目落地实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确保灌河生态园、市政道路、G312国道一级公路改线项目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严格预算执行,坚持先预算后支出,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盘活财政存量,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长效机制,控制结转结余资金规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拓展预决算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7.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我县把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出台了《西峡县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化解方案》,进一步明确县乡两级责任,要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省、市、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债务风险化解方案。明确乡镇长、部门负责人为政府性债务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设立债务专管员,监控管理政府性债务。通过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盘活存量资金、优化债务结构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切实做好债务风险控制工作,在源头上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降低债务举借规模;执行中及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继续将债务指标维持在合理区间,确保经济发展和预算执行不受冲击,保持稳定良性态势运行。建立健全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机制,推进实施地方政府债券项目滚动管理和绩效管理,加强债务资金使用和对应项目实施情况监控,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
三、当前财政面临的问题
上半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整体情况较好,但是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全县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不容乐观
今年上半年,虽然我们经过努力完成了“双过半”,但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略显疲态。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1个、3.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2.7%,分别低于全省1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664万元,比全市第一名邓州市少76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收入差距增加6456万元;非税收入19852万元,完成进度49.1%,同比下降19.4%;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252.1万元,同比下降0.7%;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8266万元,同比下降2.5%;1-5月西峡县工业投资完成45.7亿元,下降27.6%;产业集聚区投资35.7亿元,下降28.4%。
(二)财政刚性支出负担过重,财力难以保障支出需求
我县近年来,财政收入虽总量稳步攀升,收入质量保持稳量增长,但由于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造成了财政暂付款不断增加的局面。五年间,受机构改革等影响,财政供养人员由2014年的1.3万人增加至2018年的1.5万人,人均工资支出由2014年的2550元增加至2018年的4774元,增加75%,形成我县常期处于吃饭财政的处境。
(三)收支矛盾突出,国库资金调度紧张
1.基本保障支出基数增加。一是各项增资及补贴支出比上年预算增加1.6亿元,如2018年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部分由8%提高至10%;二是政治性支出任务加大。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需要强化财力保障;三是“提标”与“扩围”并存。民生中的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等补助标准,支持解决一些社会事业领域存在的短板等刚性支出增长。
2.财政收入在考核节点的无序增长造成国库资金的波动较大。我县组织收入受考核时间节点例如季度末、半年双过半、年终目标考核驱动,往往是考核时点增长较高,非考核时点回落较大,掩盖了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自然增长和潜在增长的真实情况,导致对国库现金流量也随之波动,国库资金管理难以科学规划和合理调度。
3.现金流入受市对我县调拨资金影响较大。分年度来看,2016年底市对我县超调现金3亿多元,2017年由于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库款的管理要求,并考核上下级调拨资金的均衡性,2017年超调7400万,虽较以往年度有所减少,但与其他县区相比,市对我县调拨资金依然倾斜,支持力度不低于往年。分月份来看,2016年月均市调拨现金1.15亿、2017年月均市调拨现金9000万,2018年元至五月月均调拨现金8000万,由于资金紧张是省到市各级财政的共性困难,市对县级的调拨现金规模和月均水平也呈下降趋势。
4.偿债压力增大。2017年底债务还本支出2.7亿元,债务余额18.2亿,截止2017年底还拖欠应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和罚息2945.8万元,2018年上半年已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7700万元,预计全年应付利息近9000万。按现有的财力,无资金偿还到期债券,只能通过上级扣款执行。
(四)上级转移支付对我县补助少
现行的转移支付只是中央对省级做了标准框架安排,省以下没有规范模式,我县人口少,补助少,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我县。2013至2017五年间,我县支出规模由21.6亿增加至30.55亿,增长41.2%,支出增加8.95亿,但上级补助收入五年间,由2013年的14.28亿增加至2017年的17.62亿,增长23.4%,补助仅增加3.34亿,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五年间基本持平无增加。
(五)工业经济整体稳中向好,但问题不容回避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产值177亿元、工业增加值33.8亿元,同比增长12.5%、12.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67亿元、工业增加值31.8亿元,税利14.5亿元,同比增长13.4%、12.5%,13.5%,工业增加值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比全市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工业对全县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工业经济还呈现不少问题:
1.工业经济加速洗牌,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从上半年工业形势看,三大产业和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主导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元至六月份,规模以上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19.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5%。三星级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2%,同比增长18%。其中,7家五星级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4亿元,同比增长19.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7%,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9.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县1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88.5亿元,同比增长18.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5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8.7%。与此同时,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达27户,亏损额为5527万元,大部分是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至今还未能走出低谷,甚至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受宏观经济影响,工业投资意愿不强。工业投资和产业集聚区投资持续下降。去年以来由于工业投资项目上报政策限制多,审批难度加大,周期延长,造成西峡县入库大项目少,没有大个项目做支撑明显后劲不足,投资下降是必然趋势。1-5月西峡县工业投资完成45.7亿元,下降27.6%;产业集聚区投资35.7亿元,下降28.4%。
3.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近30%,物流成本上升20%,人力成本上升40-50%,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具体来看,元至六月我县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3639万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县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473万元,同比增长151.2%(去年西保买期货原材料,亏损严重,去年同期1-6月利润只有424万,今年增长巨大,加上钢厂形势好,亏损减少3000多万,中州公路亏损减少2000多万,利润就增加了),乡镇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166万元,同比下降35.1%。88户汇编企业盈利48户,盈利超百万元的企业23户,超千万元的企业5户,超千万元企业盈利额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87.7%,可以看出对盈利贡献最大的仍是部分重点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宛药集团实现利润18921万元,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48.3%;西保集团实现利润6855万元,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17.5%;西排公司实现利润4681万元,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12%。
4.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亿元,增长5.9%。从目前形势看,今年投资增速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高基数情况下,后续增长压力很大。对照年初目标,今年每个月要完成投资31.6亿元,从目前情况看,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压力很大。二是入库项目较少。今年1-6月我县仅入库1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个。在入库项目中,大个项目较少,除了投资额较大的高速公路项目外,西峡县还没有入库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个项目。
5.发展要素制约企业发展。一是品牌和科技要素。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发展越来越强调品牌效应,特别是钢铁行业格外显著。钢铁企业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专利和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作为上游冶辅材料生产企业实力硬性指标,致使一部份产品无商标、无专利、无制订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小微企业生存空间收窄,以隆达、顺发、鑫铭洋等靠打价格战的企业产销降幅都在50%以上,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二是受税务部门改革等因素的限制,香菇加工出口企业免抵调票据处于调控期,造成明泰、鸿润、锦澎公司等公司税收降幅都在30%以上。三是环保要素。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一部分中小企业又无资本投入环保治理,未来将无生存空间。目前,我县关停镁橄榄砂生产企业近20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收支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收入组织管理。加强税务部门沟通协调,坚持落实预算执行分析例会制度,及时预测财政收入运行趋势,强化序时监控;加强乡镇督导,指导乡镇完成目标计划,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二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围绕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围绕“十三五”规划,结合西峡实际,突出西峡特点,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争取力度,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做好政府债务置换工作。三是以“三保”为保障的核心。切实把“三保”工作作为财政支出的核心,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压缩项目支出和公用支出,对项目支出能缓则缓,能压则压,减少临时性支出的发生,除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以外一律不予支出,统筹安排资金,全力保障“三保”支出需求。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服务保障重点工作开展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谋划,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支持重点工程建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支持“两轮两翼”战略和八大专项工作实施。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落实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贴息资金及各项财政奖补政策,做好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项目的申报、评审、公示等环节,及早将资金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过桥资金”和担保资金两个平台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搭建财政、银行和企业沟通合作平台,加强财政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加大贷款力度,支持重点企业扩大生产,努力培植财源。
(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统筹资金,主动服务,统一协作,形成合力,切实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瞄准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瞄准贫困户增收潜力短板,组织实施好产业扶贫项目,促进贫困村产业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及时拨付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和城区维护等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资金,确保各项财政资金及早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三是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支持全面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支持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净土行动,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四)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制
一是积极跟进上级各项改革。积极研究、跟进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中,为我县争取到更多改革红利。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持续深入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加大项目推介宣传力度,加强财政与发改、环保、规划、国土等部门间联动配合,对入库项目逐个进行督导,帮助项目解决困难,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既要开好“前门”,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类等专项债券,也要堵住“后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变相举债行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的财政形势异常严峻,加强财政运行管理、抓好重大财政政策措施落实,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务实重干,积极进取,用心工作,确保2018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表:1.西峡县2017年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总表
2.西峡县2018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总表
3.2017年度西峡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4.2018年上半年西峡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5.2018年上半年上级专项追加支出情况表
附件1
西峡县2017年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总表
单位:万元 | ||||
行 | 收 入 | 支 出 | ||
预 算 科 目 | 决算数 | 预 算 科 目 | 决算数 | |
次 | ||||
1 | 公共财政收入 | 140877 | 公共财政支出 | 305,477 |
2 | 税收收入 | 102228 | 一般公共服务 | 26048 |
3 | 增值税 | 56154 | 公共安全 | 12105 |
4 | 营业税 | -111 | 教育 | 81825 |
5 | 企业所得税 | 11892 | 科学技术 | 9507 |
6 | 个人所得税 | 2791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1756 |
7 | 资源税 | 328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44964 |
8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5934 | 医疗卫生 | 37751 |
9 | 房产税 | 2541 | 节能环保 | 28434 |
10 | 印花税 | 1705 | 城乡社区事务 | 7248 |
11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5531 | 农林水事务 | 49368 |
12 | 土地增值税 | 6723 | 交通运输 | 2540 |
13 | 车船税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350 | |
14 | 耕地占用税 | 5564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1510 |
15 | 契税 | 2463 |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 | 26 |
16 | 烟叶税 | 713 |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 584 |
17 | 非税收入 | 38649 | 住房保障支出 | 1338 |
18 | 专项收入 | 5329 |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 | 123 |
19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7410 | 债务付息支出 | |
20 | 罚没收入 | 2105 | 国防支出 | |
21 |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0 |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 |
22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 22850 | ||
23 | 其他收入 | 955 | ||
24 | 本 年 收 入 合 计 | 140877 | 本 年 支 出 合 计 | 305477 |
25 | 本年收入 | 140877 | 本年支出 | 305477 |
26 | 上级补助收入 | 176176 | 上解上级支出 | 15852 |
27 | 返还性收入 | 1813 | 体制上解支出 | 2983 |
28 | 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 | 100021 | 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 | |
29 |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 74342 | 专项上解支出 | 12869 |
30 | 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 | |||
31 | 债务收入(债券转贷收入) | 32125 | 债务转贷支出(债券还本支出) | 27025 |
32 | 结 余 | 4360 | ||
33 |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金 | 3500 | 减: 调出资金 | 36 |
34 | 调入资金 | 36 | 减:结转下年的支出 | 1190 |
35 | 其中:1.预算外调入 | 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3134 | |
36 | 2.基金调入 | 36 | ||
37 | ||||
38 | 合 计 | 352714 | 总 计 | 352714 |
附件2
西峡县2018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总表
单位:万元 | ||||
行 | 收 入 | 支 出 | ||
预 算 科 目 | 执行数 | 预 算 科 目 | 执行数 | |
次 | ||||
1 | 公共财政收入 | 76,664 | 公共财政支出 | 128,266 |
2 | 税收收入 | 56,812 | 一般公共服务 | 20,363 |
3 | 增值税 | 30,240 | 公共安全 | 8,102 |
4 | 营业税 | 0 | 教育 | 22,786 |
5 | 企业所得税 | 6,337 | 科学技术 | 186 |
6 | 个人所得税 | 1,917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1,351 |
7 | 资源税 | 215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6,368 |
8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3,385 | 医疗卫生 | 16,735 |
9 | 房产税 | 1,448 | 节能环保 | 2,185 |
10 | 农林水事务 | 2,199 | 城乡社区事务 | 9,690 |
11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2,716 | 农林水事务 | 14,980 |
12 | 土地增值税 | 1,981 | 交通运输 | 1,842 |
13 | 车船税 | 0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4,931 |
14 | 耕地占用税 | 4,932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1,269 |
15 | 契税 | 1,308 |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 | 0 |
16 | 烟叶税 | 0 |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 792 |
17 | 环境保护税 | 134 | 住房保障支出 | 2,064 |
18 | 非税收入 | 19,852 |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 | 126 |
19 | 专项收入 | 3,107 | 其他支出 | 4,496 |
20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2,403 | 国防支出 | 0 |
21 | 罚没收入 | 2,181 |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 0 |
22 |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0 |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 | 0 |
23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 11,721 | ||
24 | 其他收入 | 405 | ||
25 |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 35 | ||
26 | 本 年 收 入 合 计 | 76,664 | 本 年 支 出 合 计 | 128,266 |
附件3
2017年度西峡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单位:万元 | |||
预算科目 | 决算数 | 预算科目 | 决算数 |
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 | 0 | 一般公共服务 | 0 |
污水处理费收入 | 410 | 教育 | 0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54653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1 |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 0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639 |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 1146 | 城乡社区事务 | 57628 |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 262 | 农林水事务 | 0 |
育林基金收入 | 0 | 交通运输 | 0 |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 | 0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18 |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 13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69 |
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 0 | 其他支出 | 1120 |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 0 | 0 | |
本 年 收 入 合 计 | 56484 | 本 年 支 出 合 计 | 59475 |
上级补助收入 | 2991 | 上解上级支出 | 0 |
其中: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 | 0 | ||
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 | 0 | ||
上年结余 | 0 | 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 | 0 |
债务(转贷)收入 | 0 | 债务还本支出 | 0 |
调入资金 | 36 | 调出资金 | 36 |
1.一般预算调入 | 36 | 年终结余 | 0 |
2.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调入 | 0 | 其中:本级 | 0 |
3.其他调入 | 0 | ||
收 入 总 计 | 59511 | 支 出 总 计 | 59511 |
附件4
2018年上半年西峡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单位:万元 | |||
预算科目 | 执行数 | 预算科目 | 执行数 |
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 | 0 | 一般公共服务 | 0 |
污水处理费收入 | 360 | 教育 | 0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3437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0 |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 0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86 |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 112 | 城乡社区事务 | 9,613 |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 71 | 农林水事务 | 0 |
育林基金收入 | 0 | 交通运输 | 0 |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 | 0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 0 |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 0 |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 0 |
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 0 | 其他支出 | 344 |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 0 | ||
收 入 总 计 | 3,980 | 支 出 总 计 | 10,143 |
附件5
2018年上半年上级专项追加情况表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专项追加数 |
合 计 | 96805 | |
201 | 一般公共服务 | 56 |
204 | 公共安全 | 1535 |
205 | 教育 | 13190 |
206 | 科学技术 | 1710 |
207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363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2445 |
210 | 医疗卫生 | 21238 |
211 | 环境保护 | 13265 |
212 | 城乡社区事务 | 361 |
213 | 农林水事务 | 16173 |
214 | 交通运输 | 14840 |
216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300 |
220 |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 0 |
221 | 住房保障支出 | 567 |
229 | 其他支出 | 762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